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中國研究生退學潮洶湧,學歷貶值觸目驚心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讀完研,飯碗就能穩嗎?


2025年春天,朋友圈裡最火的不是曬offer,而是曬退學申請。三年學費二十萬,換不來一個面試電話,誰還願意耗下去?

研究生退學現象背後的現實困境與學歷價值再思考


近年來,研究生群體中出現的“退學潮”與社會對“學歷貶值”的討論形成強烈共鳴。

2025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報名人數達388萬人,錄取率僅約22.5%,但在校研究生主動退學率接近3%,未按期畢業者占比高達四分之一。

這一矛盾現象折射出教育選擇、個人發展與社會期待之間的深層張力。

研究生退學的核心驅動因素

科研壓力與學術適配性不足

從選題被否、資源匱乏到實驗停滯,科研過程中的挫敗感是退學主因。

跨專業學生周望因導師臨時更換研究方向,需在完全陌生領域獨立摸索,每周組會成為“壓力源”;農學專業學生龐程因長期失眠、身體透支,最終放棄二戰才獲得的讀研機會。



心理負擔與家庭期待沖突

部分學生將讀研視為滿足家人期待的“任務”。席萱坦言“讀書是父親的期待”,退學過程中因擔心“家人以我為恥”而極度焦慮,甚至形容自己“像老鼠一樣”躲避他人目光。

心理咨詢、興趣轉移(如滑輪、脫口秀、電商創業)成為他們的“自救”方式。


專業選擇與職業規劃脫節

金融專業的Eva因“順應家人期待”而非興趣選擇方向,最終因缺乏動力放棄學業。這一現象與部分專業“讀研後仍就業困難”的現實形成呼應,如生物醫學工程本科畢業生多從事銷售,需讀研甚至出國深造才能進入研發領域。

學歷價值的爭議與本質回歸

學歷貶值”的認知誤區


盡管2023年高校畢業生達1158萬人,研究生就業優勢被削弱,但學歷的本質是“學習能力與堅持的證明”。順利完成學業意味著通過了課程、科研、論文等多重考核,這一核心價值並未因畢業人數增加而改變。例如,985院校畢業生因“學習能力強”仍受雇主青睞,職業院校學生也可通過考研實現逆襲。

學歷與能力的辯證關系

學歷是“敲門磚”,但職業發展取決於綜合能力。部分冷門專業(如文中未具體列舉的5個“讀研仍難就業”專業)學生需通過轉專業或跨考調整賽道;而生物醫學工程等“高大上”專業,讀研是進入核心領域的必要條件。這提示學生需結合自身興趣與行業需求規劃路徑,而非盲目追求學歷

理性選擇:讀研與就業的平衡策略

明確讀研動機

避免將考研作為“延緩就業”的被動選擇,需評估專業前景(如金融、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的學歷門檻)。

參考國家教育規劃,中職、高職、職業教育等多元路徑同樣提供成才機會,並非只有“名校光環”一條路。

動態調整發展方向

若在讀期間出現嚴重適應性問題,可借鑒退學學生的“自救”經驗,通過實踐(如創業、興趣探索)尋找新可能。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無評論不新聞,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2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14 秒